吉林市長安網
近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寇昉、吉林市委政法委書記徐莉先后到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視察工作,對改造升級后的吉林中院訴訟服務中心給予了高度評價,吉林中院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工作躋身全國法院前列。
改造升級后的吉林中院訴訟服務中心聚焦便民利民需求,布局合理、莊重大方、寬敞明亮、設施齊備,實現了功能設置分區化、流程信息公開化、立案方式科技化、服務措施便民化,訴訟服務水平全面提檔升級。
完善功能分區,服務“一站式”。改造升級后的訴訟服務中心總面積為800平米,細化功能分區,設立了立案服務區、綜合服務區、智慧法院服務區、便民服務區、自助查詢區、自助書寫區、導訴區、文化展示區等八個功能區。整合服務功能,將法院立案、審判、信訪各環節的輔助性、事務性、社會服務性職能共25項工作前移,服務窗口由10個增加至16個,可辦理庭審以外全部訴訟事項。設置了休息座椅、飲水器具、急救醫藥箱、老花鏡、雨傘和衛生服務設施,并提供自助售賣機、銀行ATM機、圖書報刊閱覽、手機充電、無線wifi上網等功能服務。訴訟服務中心在建設中融入了法院文化元素,文化展示區內集聚各種歷史法文化元素的銅浮雕文化墻、寓意和諧的玉雕裝飾畫、鐫刻習總書記重要批示的書簡木雕板,處處體現個性鮮明的文化氛圍,成為培育法治意識、傳播法治文化、展示法院形象的重要平臺。
拓寬服務渠道,訴訟“網上行”。在訴訟服務中心改造中加強了信息化的集成,運用網絡和移動應用技術,將實體訴訟服務向移動終端拓展,實現了網上訴訟指引、網上立案、網上繳費、審判流程查詢、網上咨詢、網上閱卷等智慧法院服務應用。自助查詢區設置了55寸的自助查詢一體機,當事人憑借本人身份證即可查詢案件信息,并可瀏覽法院概況、法庭設置、開庭公告等公開信息內容;導訴區訴訟服務3D導航系統可以幫助當事人查詢從當前位置到達法庭或其他審判區域三維路線圖,虛擬導訴系統通過人機互動、語音提示的方式,向當事人介紹訴訟服務功能應用;自助書寫區內設置訴訟文書拷貝系統,當事人可以瀏覽并用U盤下載電子文書;立案和綜合服務區內設置了多塊電子觸摸屏,當事人可查詢了解訴訟服務中心人員信息、服務制度、訴訟指南、風險提示等內容,為當事人提供全方位的訴訟指引;智慧法院服務區配備電腦、高清攝像頭、掃描儀和打印機等硬件設備,為當事人提供自助立案、網上查詢、網上閱卷等智慧法院應用。信息化建設與訴訟服務的深度融合,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真正方便了當事人參與訴訟。
促進深度融合,社會“廣參與”。堅持推進多種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工作,實現司法資源與社會資源共享,推進訴訟服務中心的社會化應用,切實化解矛盾糾紛。與市司法局合作協商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由法援律師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治宣傳以及訴前調解服務。推進律師服務平臺建設,設置了“律師工作室”,為符合條件的注冊律師發放登陸電子法院專門入口的動態令牌,方便律師網上代理訴訟,參與涉訴信訪案件化解。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與市總工會、市仲裁委、市消協、市保險行業協會等政府部門、行業組織聯動,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訴調對接平臺,強化訴前調解和立案調解,實現矛盾糾紛的合理分流和有效化解。依托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開通了訴訟服務“微導訴”平臺和“微信小程序”,借助移動新媒體,實現與群眾的良性互動,及時回應群眾司法關切。
規范服務行為,機制“標準化”。著力完善以標準化為支撐的訴訟服務長效運行機制,實現了基礎設施、功能設置、崗位職能、行為規范、服務流程等內容的標準化。設計了具有地域和法院特色的訴訟服務形象標識,實現訴訟服務在內容、標準、標識三個方面的統一。強化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建設,推行“四五九五”工程,能動回應涉訴群眾對司法的多元需求,塑造司法便民利民窗口形象。
主辦單位: 中共吉林省委政法委員會 吉ICP備10201797號-3